以習近平賀信精神為指導,譜寫茶產業和茶文化發展新篇章
2017年5月18日和2020年5月21日,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為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、首個“國際茶日”致賀信,高度評價中國茶文化對世界的貢獻,充分肯定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,提出了做強茶產業、弘揚茶文化、壯大茶品牌的殷切希望。
2020年6月30日下午,梧州茶廠黨支部書記結合近段時間的理論學習,以及對習近平賀信精神的體會,給黨員干部上了一堂《以習近平賀信精神為指引,譜寫茶產業和茶文化發展新篇章》的專題黨課。
何志強指出,從習近平賀信的時間來看,第一份賀信是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,2017年5月18日;第二份賀信是首個“國際茶日”,2020年5月21日。都有“國際”兩字,表明茶可以作為在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下傳播中國文化的載體,習近平總書記是中國茶文化的“最佳代言人”。從習近平賀信的內容來看,2017年5月18日的賀信,把“茶船古道”與“茶馬古道”、“古代絲綢之路”相提并論,提出了共同推進世界茶業發展的16字方針:“以茶為媒、以茶會友、交流合作、互利共贏”。2020年5月21日的賀信,肯定了聯合國設立“國際茶日”的意義,強調“中國愿同各方一道,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,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鑒,讓更多的人知茶、愛茶,共品茶香茶韻,共享美好生活”。此外,賀信先后強調“中國是茶的故鄉”,“茶穿越歷史、跨越國界,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”,“茶起源于中國,盛行于世界”,“振興茶產業,弘揚茶文化”,“譜寫茶產業和茶文化發展新篇章”,有贊美、有期望,為中國茶葉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。
何志強強調,茶產業是中國特色產業與生計產業,茶葉在國內有堅定的消費基礎,茶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,茶是中國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的橋梁紐帶。習近平的茶韻里意味深長,有不拘小節的愛民情懷,有產業振興的謀篇布局,有國家交往的和而不同。習近平的賀信對發展茶產業、傳承茶文化、壯大茶品牌提出了殷切期望,是推動我國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“動員令”。
我們梧州茶廠創建于1953年1月,有“中國六堡茶工業的搖籃”之譽,至今走過了不平凡的67年。1953年至1957年,是國家“一五”時期,也是梧州茶廠創建時期,企業首創了加工的獨特工藝,留下了深厚的文化遺產。上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,是梧州茶廠興業時期,企業制造了六堡茶蒸茶機、生產過茯磚茶,鑄造了歷史的輝煌。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,是梧州茶廠發展時期,企業建立了現代化生產車間,添置了成套加工設備,有了“三鶴”注冊商標,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前進。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2004年,是茶葉市場低迷的時期,也是梧州茶廠轉型時期。2005年至現在,是梧州茶廠復興時期,老字號煥發新風采,2019年梧州茶廠營業收入超過2.0億元,2020年三鶴品牌價值達到4.53億元。梧州茶廠的歷史,飽含著幾代茶人團結拼搏、奮發圖強的奉獻精神,是一部新中國茶業的創業史、發展史、改革史、騰飛史。
何志強最后指出,作為“中華老字號”六堡茶龍頭企業,我們要以習近平賀信精神為指引,進一步做強茶產業、弘揚茶文化,推進梧州茶廠高質量發展,把“三鶴”六堡茶打造成為“壯美廣西”的文化符號,讓具有千年歷史的六堡茶歷久彌新,香飄世界,譜寫茶產業和茶文化發展新篇章。
【文/廠部 編輯/市場部
版權聲明:“廣西梧州茶廠”刊載的所有內容,歡迎讀者分享給好友和朋友圈。原創中的包括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資料等屬于廣西梧州茶廠和原作者所有。除特殊標注外,轉載請注明來源出處。禁止任何團體及個人以盈利為目的二次授權第三方平臺使用,如有發現,廣西梧州茶廠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。】